尽管俄罗斯在向印度出售Su-57E隐形战机一事上可以说非常有诚意了——前段时间频频放话可以提供软件源代码、直接在印度开设生产线……,但印度最近又提出了新k8凯发官网要求——印度正推动为俄罗斯Su-57E隐形战机集成印度国产氮化镓(GaN)AESA雷达,这一未证实的动向若成真,将改写五代机技术整合规则。截至2025年6月,尽管印俄官方尚未确认,但此举已引发对全球防务技术格局变革的猜想。
印度空军在喜马拉雅-沙漠-沿海多元战场上面临复合威胁,对多用途战机需求迫切。Su-57E的隐形、超机动与开放架构,契合印度“自力更生”倡议下的技术主权诉求。相较西方战机的封闭系统,俄方正罕见提供源代码访问权,允许集成印度自研航电与武器——这一突破源于印法“阵风”合作中武器集成受阻的教训。印度希望通过定制化改造,使Su-57E成为国产技术的验证平台,而非单纯进口装备,这也彻底改变俄印武器出口的惯例,升级印度的地位。
Su-57E原配的砷化镓(GaAs)雷达在能效与抗干扰能力上存较大局限,也因此被嘲笑是最差5代机……而印度DRDO开发的GaN雷达(如“乌塔姆”与“维鲁帕克沙”)在探测距离、抗电子战性能上实现代际超越。GaN技术的高温耐受性与强信号输出,使其“臆 想”(小编注释)对抗中国J-20等隐形战机时具备显著优势。如果能集成印度雷达后,Su-57E不仅可提升对隐形目标的探测能力,还能与现役Su-30 MKI、“光辉”战机形成技术协同,降低后勤复杂度。
不过,印度想像国产雷达来改造Su-57E的技术路径并非凭空臆想,而是直接借鉴了Su-30 MKI“超级30”升级项目——该项目通过集成国产GaN雷达与任务计算机,将四代机提升至准五代标准。俄方提议在HAL纳西克工厂本土化生产Su-57E,计划以“20-30架现货交付+3-4年本地化过渡”的模式推进。这种分阶段策略既保障印度快速获得五代机战力,又为国产技术渗透奠定基础,其武器集成经验(如“阿斯特拉”导弹与“鲁德拉姆”反辐射导弹)可直接复用。从俄方提供的合作路径到印度的设想,可以说这一项目的风险是较低的,也是切实可行的,较之其它印度国产项目可可靠许多。
对俄罗斯而言,让步背后是维系印度市场的战略考量。面对美国F-35的竞争,俄方以技术开放换取订单,但也面临设计完整性风险与技术泄密担忧。印度则在美俄间走钢丝:一方面需规避CAATSA制裁,另一方面需平衡国产AMCA五代机计划。俄方提出的AMCA技术合作方案,试图以Su-57E为跳板介入印度未来战机研发,形成“技术换市场”的绑定关系。
这一潜在交易打破了传统军售“整机采购”模式,开创“核心平台+本土系统”的混合定制范式。若成功,印度将成为首个深度改造俄制五代机的国家,其技术路径可能吸引阿尔及利亚、越南等潜在买家。对全球防务市场而言,它预示着未来军售将更注重技术兼容性与买方定制权,而GaN雷达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能力,正成为衡量国家防务自主性的核心指标。